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创新教改育英才 溯源汉字启新思——邢台学院文学院《现代汉语》公开课展现教学改革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3-14  查看次数:

近日,为积极响应学校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创新的号召,由邢台学院教务处精心组织的公开课系列展示活动在 2025 年春季学期正式拉开帷幕。开学首周,文学院赵培宏老师于知行楼 404 教室精彩呈现了首场公开课,其主讲课程《现代汉语》吸引了众多师生到场观摩,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获得了广泛好评,充分彰显了文学院在教学改革领域的不懈探索与积极实践。?

 

课堂教学展示:生动呈现汉字演变历程

赵培宏老师本次公开课以《汉字形体的演变》为主题,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汉字从古至今的演变历程。课程起始,赵老师借助先进的教学平台,精准掌握学生预习情况,随后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细致梳理了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发展脉络,着重强调了 “隶变” 在汉字发展长河中的关键意义。课堂上,一段段精心制作的视频动画,将抽象的汉字演变过程直观呈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互动环节,赵老师抛出 “隶变是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这一极具探讨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热烈讨论并进行发言总结。此外,别出心裁的猜字谜等趣味活动穿插其中,助力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笔画与字意。课程尾声,赵老师通过随堂小测检验学习成效,并布置了设计一节小学《汉字溯源小课堂》的课后作业,紧密贴合师范生培养目标,体现出课程与未来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凸显文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

 

教学改革思路: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

公开课的第二部分,赵培宏老师深入分享了《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具体举措。她指出,课程改革秉持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的核心理念,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反向设计课程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致力于培育具备良好师德修养、坚定教育信念、扎实语言功底和娴熟教学技能的应用型教师人才。?

具体改革措施涵盖多个方面: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采用翻转课堂、五步制教学法和复循环语言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讲授、互动、实践与案例;整合教学内容,依托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借助数字化技术优化教学资源,通过教学平台布置预习、课堂小测与课后作业,提升教学效率;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自信;完善考核方式,综合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践参与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成果。这些创新举措充分展现了文学院在教学创新方面的积极作为。?

 

专家点评:课程体现“两性一度”,建议与时俱进

公开课的最后,文学院院长范爱菊对赵培宏老师的授课进行了专业点评。她高度赞誉此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效果,认为课程完美契合 “两性一度” 要求。课程突破传统机械记忆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思辨能力,尽显高阶性;课程设计参与感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凸显创新性;课程内容具备一定难度,能充分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索欲望,符合高水平课程建设标准,体现挑战度。范院长同时建议,后续可就网络用字展开深入探讨,增强课程实用性,还可增加方言用字等内容,并借助 AI 技术赋能教学,让课程紧跟时代步伐。这些宝贵建议为文学院未来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

此次公开课充分展示了赵培宏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教学理念,也彰显了文学院在教学改革中的坚定决心与积极实践。通过公开课系列展示活动,文学院将持续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互鉴,为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筑牢根基。未来,文学院将继续以教学改革为重要抓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学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