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芽初绽时
22级汉语言文学2班 刘婕
春日的晨光斜斜地洒在邢台市第二十六中学的朱红墙面上,我穿过缀满紫藤的长廊时,窗外的手工小灯笼正被微风吻出清响。二年级四班的木牌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四十九双黑葡萄似的眼睛忽闪着望过来,自此开启了我与语文教育的初相遇。
初次执起粉笔的手总在微微发颤,精心设计的《村居》古诗课被此起彼伏的提问搅成碎片。“老师,纸鸢的线会不会缠住云朵?诗人为什么要在草长莺飞时放学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逐渐懂得语文课堂不该是单向的灌输。某个午后,当我将《村居》的美好画面用诗意的语言向孩子们叙述,看着午后斜斜的阳光在教室里“飞”出弧线时,童真的欢笑声终于冲破了教案的桎梏。
批改作业本成了最温柔的时光。小朋友总在作业里藏进自己最美好的祝愿,那些歪扭字迹间跃动的,不仅是横竖撇捺的规训,更是生命最初的绽放。最难忘那个上午,我气愤于他们的胡乱玩闹,向他们发了火,但课后小朋友却悄悄塞给我一块糖,糖霜在油纸上洇开淡淡的光晕,他说:“老师不要生气,我们都会乖乖听话的。”我看着他的眼睛,星星仿佛在里面绽放。
阅读时,孩子们用清泉般的声音浇灌着《彩色的梦》。我忽然明白,语文教育原是心与心的相互照亮——当我们俯身倾听嫩芽破土的声音,那些关于真善美的种子,早已在童声琅琅中悄然生长。紫藤花影里的风铃依旧叮咚,而属于我的教育长卷,正从二十六中墨香氤氲的教室里徐徐展开。
教育是一场春风化雨的相逢。当我以敬畏之心俯身倾听,孩子们用纯真与诗意教会我:语文课堂不是知识的搬运,而是心与心的交相辉映。那些跃动的眼眸、稚嫩的追问、作业本里藏着的星光,都在诉说着教育的真谛——唯有以心灵触碰心灵,才能在紫藤摇曳的春光里,见证青芽破土时那份惊心动魄的成长。这年春天四十九双眼睛里绽放的星光,永远照亮着我走向教育深处的长路。
指导教师:赵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