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 且行且思 ——我的教学成长经历
发布时间:2025-04-17 查看次数: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习,我不仅在教学技能上有了显著提升,更在心态与责任感上有了深刻的体悟。以下是我对这段经历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技能的提升——从生涩到从容
在实习初期,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方法,我曾一度感到迷茫。但通过不断听课、备课、上课和反思,我逐渐掌握了多种教学技巧、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我发现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讲课不单单只是教授课本上的内容,他们会联系之前学过的内容、对比新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例如,在教授《孙权劝学》时,老师会用六年级学过的小文言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来引导学生说出作者司马光;会将“卿言多务,孰若孤?”和“未若柳絮因风起”作对比,从而得出“若”字在文言文中的不同含义;他们还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分析孙权、吕蒙、鲁肃等人的形象。
这次的听课让我受益匪浅,再次授课时我也做了许多新的尝试,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尝试采用情境教学、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堂互动环节;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我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作业、小测验和口头反馈等。这些努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强了我的教学信心。这些实践让我明白,教学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需要不断地创新和调整。




二、学生心理关怀——心与心的碰撞
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与心理的关怀。我注意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考试焦虑、自我认同问题等。因此,我尝试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与鼓励。同时,我也积极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当我发现班上有一名学生在一模考试后情绪低落时,主动找他谈心,发现他因家庭压力产生了自我怀疑。通过多次鼓励和与家长的沟通,他逐渐重拾信心,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一句关心、一次倾听,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这种全方位的关怀不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尊重,也促进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团队合作与资源共享——教育不是孤军奋战
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到了学校的教研活动中。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与合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共同备课、讨论教学中的难点与疑点、分享优秀的教学资源等。这种合作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也增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与信任。此外,我还积极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资源获取最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四、反思与成长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我深感自己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成长。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与欠缺。例如,在应对课堂突发状况时有时显得手忙脚乱。有一次课堂多媒体设备突然故障,我因准备不足而手忙脚乱,导致教学节奏被打乱。这次教训让我明白,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还要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未来,我会通过模拟演练和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总之,这次实习经历是我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它不仅让我领略了教育工作的魅力与挑战,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与信念。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未来的教育之路。
指导教师:赵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