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微站》是文学院团委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微信公众宣传平台,创办近半年来,在张晶晶和刘丹阳两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各位编审的共同努力下,推文质量不断提升,影响力逐步扩大,它像一颗小树苗一样正在茁壮成长。为总结前期工作经验,明确下一步工作目标与方向,9月14日,文学院团委在四层会议室召开了《弘毅微站》编审人员座谈会。文学院党委书记施江斌、团委书记张晶晶、主编韩雪、编委李佳、韩琨蔓、周旭航、闫凯宁、朱雅斐、张兆莹、韩钎汧等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各位编审同学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弘毅微站》的质量和水平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主编韩雪同学提出《弘毅微站》管理体制不健全,编审分工不明确,应建立几个内容板块等意见建议;有的同学建议组织开展师生访谈、国学、主题征文等活动;有的同学提出如何扩大《弘毅微站》在校内外的影响……
党委书记施江斌在总结时,首先祝贺《弘毅微站》创办半年来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代表文学院领导衷心感谢同学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并对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与方向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牢固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大是大非问题,《弘毅微站》推出的所有文章在思想上都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求编审对每一篇稿件的政治性、思想性进行严格把关,这是政治责任,绝不含糊。
第二,把师生喜闻乐见作为目标追求。《弘毅微站》的价值和生命力在于读者的阅读量,西方美学中有一个流派叫做“接受美学”,主张艺术作品的价值是由接受者来实现的。希望推出的文章在内容上要接地气,形式上要有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要靠稿子的质量来吸引读者,而不是强制命令。
第三,依托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据了解,校内兄弟院系部开通“微信公众号”的有好几家,学校职能部门也有多家。我们与其他“公众号”最大的区别就是依托我们的专业优势,办出我们自身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把发表学生原创作品作为首要任务。目前,学生原创作品太少,只有《那个男孩陪我成长》一篇,今后要引导鼓励文学院学生大胆尝试原创文学艺术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相声、小品、歌词等。每年的12月份,我们都要举办一次“文学院学生原创作品表彰奖励大会”。
